【科技農業】
PESC聯盟十年有成 工研院攜業者打造一條龍產業鏈搶化合物半導體千億元商機
2023-05-25

 


▲工研院攜手業者透過「電力電子系統研發聯盟」平台,共同開發碳化矽與氮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元件技術,建立MIT從元件、模組到次系統一條龍產業鏈,搶攻2026年超過千億新臺幣化合物半導體商機。圖中第一排貴賓由左至右為:英士得總經理代表陳泓銓、GaN Systems全球業務副總裁莊淵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院長張翼、PESC聯盟副會長駱韋仲、電電公會副秘書長宋雯霈、璦司柏電子總經理余河潔。(圖/工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電力電子系統研發聯盟(PESC)」10年有成,工研院領軍業者攜手搶攻2026年逾千億元化合物半導體商機!10年前,工研院攜手業者共同開發碳化矽與氮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元件技術,建立自主產業鏈,並成立「電力電子系統研發聯盟(Postsecondary Electronic Standards Council;PESC)」推動供應鏈在地化,今(5/25)日特別邀請群創光電、士林電機、越創科技、尼克森微電子公司、博盛半導體、安傑特科技等產業,共同見證PESC成果發表會,持續建立MIT從元件、模組到次系統一條龍產業鏈,搶攻2026年超過千億新臺幣化合物半導體商機。


 


「2030綠電製造」與「2050淨零碳排」兩者加速全球大廠致力研發高能效電子電力技術,具高能源轉換效率及節能效果的化合物半導體,已成為全球半導體黑科技!新一代化合物半導體因具備高頻、高功率、高轉換效率等優勢,已廣泛應用於電動車、再生能源、智慧電網、工業馬達驅控器所需高能效電力轉換系統,已被視為實現2050淨零碳排戰略武器。近年來,政府更在「供應鏈」、「人才」、「基礎設施」及「研究」都祭出多項政策,確保臺灣半導體業維持領先地位。


 


2014年,工研院「電力電子系統研發聯盟」攜手業者在四個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關鍵技術委員會)營運小組展開運作,積極串聯臺灣從化合物功率半導體晶片、功率模組、次系統、系統原型產品一條龍產業鏈,加速建構完整生態系,推動電動機車及電輔自行車供應鏈全國產化,展現淨零碳排成果,同時透過整合AIoT功能進一步實現功率模組與次系統智能化與差異化;未來將持續推動關鍵技術自主,協助化合物半導體業者提升技術能力,導入新一代高頻高功率元件、模組系統設計,讓化合物半導體成為臺灣下一個「護國長城」產業。


 


「電力電子系統研發聯盟」會長暨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張世杰表示,節能減碳與5G科技趨勢引爆電動車、綠能商機,新一代半導體已被積極應用在電動車、新能源、AI人工智慧、5G通訊等領域。工研院在十年前就持續研發化合物半導體相關技術,並籌組「電力電子系統研發聯盟」,所設立的SIG專案小組也因應市場與技術趨勢提出專屬的討論及合作平台,以提供相關業者進行合作與串聯。第一個「工業減碳模組技術平台」,對應工業用龐大電力用量的困境,可整合碳化矽模組驅動獲得解決。第二個「運輸減碳模組技術平台」,聚焦車載變流器(SiC inverter)及充電用,分享功率模組封裝趨勢,帶動本國廠商建構產業完整供應鏈。第三個「功率氮化鎵元件及模組技術平台」,除碳化矽技術外,另針對功率氮化鎵元件與模組化及終端應用展開研究。第四個「車規可靠度測試技術平台」,提供符合國際車規AQG324、AEC-Q101測試規範的可靠度測試服務,協助業者驗證需求。


 


工研院除了在2021年發表「全國產化重型電動機車驅動次系統公版解決方案」,研發高功率、高馬力、高續航力、高環保「四高」特色的電動機車,更在全國唯一大專校際道路機車賽事電車示範組獲得全國第三名佳績。這次成果發表以智慧功率模組為核心,與文顥電子、璦司柏電子開發所需之陶瓷基板與智慧功率模組,成為國內首顆全國產化電動輔助自行車驅動系統,傳統自行車亦可實現低成本電動化。開發成果目前已上路,並與花東旅遊業者合作落地旅遊景點,展現國產晶片、基板及模組化技術成果,未來將透過聯盟鏈結產業佈局關鍵技術,將整套行銷服務模式推廣到全球。


 


工研院長期深耕高階半導體材料製程、晶片設計、元件封裝研發,建構半導體上下游自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驗證之一條龍開發能量。5G、大數據、AI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科技在智慧化致能技術領域的需求下,工研院提出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未來將持續攜手產業共同推動產業升級,跨域合作加速產業落地與創新應用,可望在新一代半導體前哨戰中彎道超車,奪得重要位置。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