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開講】
慶祝勞動節應多成立勞動合作社(轉載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2017-04-29

(轉載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每年五月一日是社會主義國家非常重要的大節日,在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之國際勞動節原僅次於「十一國慶大假」,現在實行「中國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實就是資本主義),所以國際勞動節就沒以前的隆重光彩奪目了(因為很多人可能不能放假必須在工廠內值班或加班);國民黨是自北伐「四一二事件」後開始與全國勞工對抗而去擁抱大資本家和大財團,最後被毛澤東所領導的農工革命驅逐出中國大陸,亡命台灣孤島;可惜到台灣後還是抓勞工給資本家墊背、往死裡亂整,所謂「五一勞動節放假一天」只是表演給聯合國所屬國際勞工組織看的(因為早期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之一),對慶祝國際勞動節沒啥實質意義,真的有發生勞資糾紛時國民黨還是站在資方一邊,最近幾年發生的「華隆關廠案」和「高速公路收費員資遣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最後還是幸賴慈悲為懷被星雲法師喻為「媽祖婆」的蔡英文總統出面干預才順利解決;所以蔡英文說「勞工是民進黨心頭最軟的那一塊」絕非故弄玄虛,卅年來民進黨就是全國勞工的代表在對抗大財團的代表的國民黨,此情此景和中國大陸時期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民主進步黨取代了中國共產黨;因中國共產黨開始實行資本主義了、所以就和中國國民黨同流合汙去搞第三次國共合作了,這個結局真讓人為國民黨捏一把冷汗,蓋每次國共合作結果都是國民黨輸到脫褲子,這次國共合作結局國民黨當然是凶多吉少了。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後資本家為賺取最大的利潤想盡辦法讓產量極大化,其中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將勞工當牛馬一樣的操,讓所有勞工都能發揮「牛馬精神」,則每天工作時數就不斷增加,從每天工作十小時累增到十二小時到十五小時再到十八小時,絕大部份工廠都變成血汗工廠;1864年英法德義四國勞工代表在倫敦成立「國際勞工聯合會」(又稱第一國際);1889年7月14日世界各國勞工組織「社會主義國際」(又稱第二國際)在法國巴黎舉行成立大會,並通過「五一節案」,規定每年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1919年10月國際勞工組織成立,在1939年之前它充任國際聯盟的自治性附屬機構;1946年以後它則充任聯合國負責社會與勞工事務之專門機構,其中包括對世界各地勞工組織「勞動合作社」提供技術性援助。
1844年英國一群紡織工人為了對抗工業革命後引起的物價飆漲而在曼徹斯特附近組織「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全球第一個消費合作社)以消除資本家之剝削,此合作社制度很快傳遍歐洲各國;1895年8月9日國際合作社聯盟在英國倫敦成立,一百多年來它對世界各地之農漁工及勞動者人士成立各種勞動合作社發揮很大的積極貢獻;2002年國際勞工組織通過了關於促進合作社發展的193號決議:「在向合作社的代表以及政府、雇主和工人的支持者進行之遊說和談判的過程中,國際合作聯盟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2004年國際合作聯盟與國際勞工組織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以便實施旨在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減輕貧困的「共同合作議程」。所以國際合作社聯盟對於增進全球勞工福祉與促進就業方面和國際勞工組織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不管是實施資本主義國家或實施社會主義國家皆然,所以台灣今天要慶祝國際勞動節就要積極推動發展各類勞動合作社,如長期照護勞動合作社、營建勞動合作社、搬運勞動合作社、居家服務勞動合作社、原住民勞動合作社、農業生產合作社、工業生產合作社、漁撈勞動合作社、旅遊業合作社(1976年國際合作社聯盟在巴黎召開第26屆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成立「國際旅遊合作社協會」並在丹麥哥本哈根設立辦事處)等,最近蔡英文總統推動長期照護政策而致民間興起組織「長期照護勞動合作社」之風氣,只要政府妥為輔導相信會成為台灣老人家庭的最佳照護體系,值得政府與民間好好推廣。
勞動合作社和所有類型合作社一樣都是避免被企業主過份的剝削而造成勞動者所得偏低,因為合作社是以民主方式管理、以公平公開方式交易,勞動者就是合作企業的主人,所以勞動合作社的勞動者有尊嚴、利益眾生、利潤共享,按照交易額分配盈餘而且股利較銀行利率高很多(因為合作社不是以營利為目的是以服務為目的),這是勞動合作社較勞務公司優勢的地方;其實現今台灣已邁進老人社會,社區老人越來越多,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應鼓勵村里(或跨村里)成立綜合性的社區合作社,其業務可包括老人長期照護與幼托業務、設置中央廚房供給老人或小孩餐點,讓年輕人出去上班工作可以無後顧之憂,把「居家照顧」內容從一歲延伸到一百歲,還可兼顧產婦坐月子、家事管理等等,就像現在彭婉如基金會做的一樣,不過若要如此推廣則一些法規也要修改,如稅制方面或公益捐款部份(基金會可以接受捐款、合作社則不行)還有勞動合作社社員適用勞基法問題,這些都要政府相關部門去釐清解決,是則勞動合作社必能為台灣增加很多就業機會、解決很多失業問題。(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