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開講】
台灣應發展水上飛機(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2019-10-23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前些時候屏東東港大鵬灣的承包廠商解約(目前申請仲裁中),讓我興起思考發展水上飛機的概念,當初日本人興建大鵬灣就是要建水上機場,不過他們是要建軍事用途而非觀光用途的;最近電視報導英德合作在發展飛天計程車(當然也可作為飛天小驕車)以避免道路塞車擁擠在公路上排隊瞎等,連咱旁邊的韓國都在研究發展這玩意,看到這種新聞報導讓我又想起四周都是海洋的台灣最該發展的是水上飛機,尤其是發展一百人座以內的中小型水上飛機,一則發展海濱城鎮之觀光、一則紓解這些海濱地區之交通塞車之苦,尤其是海濱地區大都無高速公路與高速鐵路之服務,目前台灣西部沿海雖有一條濱海快速公路(簡稱西濱快速公路或台61線),但只從新北市的八里到台南市的七股,其南邊的高屏地區都還未開發建設,而且已通車的路段已不敷使用其在尖峰時段也擁擠不堪,若欲拓寬則耗費巨資營建且曠日廢時,還不如多利用四周海洋之便利性來發展水上飛機較實用也較經濟實惠、裕國利民,開發費用較能節省公帑,而且政府只要出資興建水上機場就僅須鼓勵民間投資航空公司購買飛機來飛來載客;水上飛機大多是短途如是高雄飛台北亦可中途停一兩個站來上下客,這對航空公司亦是很大的廣收客源之策略,若政府法規定妥且政策完善,則開放水上飛機應是台灣甚為可行之航天政策,對蔡英文總統的「國機國造」亦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應比飛天驕車或飛天計程車更適合台灣的地理環境,謹建議交通部研究一下其可行性。

發展水上飛機政府最大的投資就是興建水上飛機場,台灣很多離島和港灣,只要找一些較風平浪靜的港灣或找一些地形地勢再興建一兩條防波堤以創造「水波如鏡」的環境就成為很好的水上機場,甚至內陸一些工業或農業用水的水庫都是很好的水上機場選項;若再從商業角度看:中國大陸沿海有一萬多個島嶼,超過三分之二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海南各省,若中國大陸未來亦願發展水上飛機那商機真是無限大,把水上機場開放給民間BOT興建經營管理都會有很多財團願意投資經營,就是台灣的部份若政府有適當的獎勵措施相信亦會有很多廠商願意投資,蓋目前兩條高速公路及西濱快速公路都已車滿為患,僅靠高鐵在輸通南北來往的巨大人流多少有些力所未殆,若能在加入水上飛機參與運輸,對國內旅客必能創造較便捷的交通運輸服務,這方面值得有關當局研究研究。

在數月前吾人曾大略列出幾處台澎金馬較適合(未經過環評)之水上機場如屏東東港溪出海口處、恆春的後壁湖、小琉球、北部淡水河基隆河交會處、澎湖縣各島嶼風景區,金門縣連江縣等島嶼港灣、綠島蘭嶼等港灣,新北市北海岸與東北海岸亦有很多港灣可資開發為水上機場,陸上若有工業用或農業用水庫亦可利用一小部份作為水上機場;其實水上機場使用面積長度都不大,利用河川挖掘相當深度亦可開發為水上機場,例如台灣各河川出海口只要環評沒問題應都可開發作為水上機場,這就是充分利用台灣四周海洋之地理環境之優點,只要政府願訂出政策相信會有很多財團躍躍欲試大發大財。

台灣土地面積太小不可能再造很多大型機場,更不可能每縣市都建造國際性大機場,但營建國內交通之方便性以輸解國內外旅客發展觀光則大量開發「物美價廉」「經濟實惠」的中小型水上機場不失為上上之策,對蔡政府正在發展的「國機國造」亦是很好的相輔相成策略,值得朝野各界(尤其是財團)動動腦筋思考一下。

上述是專門論述民用載客用水上飛機,可以載客當然就可以載貨,只是裝卸貨設備又是一筆投資,畢竟貨物不會像旅客自己從飛機上走下來;另外可以民用當然也可以軍用,上面所曾提到日本政府興建屏東大鵬灣原是用於軍事用途專供軍用飛機起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水上飛機用於軍事用途最多,畢竟只要有港灣、河川、湖泊甚至大一點的水埤水庫就可以起降水上飛機,既簡單又方便,非常適合軍方作戰新速實簡之需要;日本人興建的大鵬灣水上機場原是一個瀉湖,日本政府只是派潛水伕潛到湖底很整齊的用磚頭排得平平的,因此水波不興、波平如鏡,飛機降落時不會太大搖晃(這段是家父告訴我的、他是日本海軍工員),可見日本人做事之細心用心與完善;所以若台灣要發展水上飛機,大鵬灣堪為一個典範,軍方亦可投注一股巨大力量來參與、不管是載人運兵或運輸物品軍需都可提供很大的需求,對蔡政府的國機國造提供很大的發展空間與助益。

大約二十前某次在看007電影看到詹姆斯龐德跳進一架水上飛機飛到小島上偵測敵情、很感新鮮也興起很多遐想而開始研究水上飛機,這幾天又看到電視報導英德南韓都在研發飛天小驕車(或計程車),讓我再興起台灣發展水上飛機之美夢,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僅信筆塗鴉撰此拙文陳請各界不吝指教。(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