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開講】
蔣萬安此時不宜競逐首都市長(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2021-03-18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有志於2022年百里侯的人都已開始擴大動作在到處活動拜碼頭,其中包括現任台北市立法委員蔣萬安亦側身其中,行止帥氣身段優雅有如六年前連敗連戰兒子連勝文的貴族高雅身段,惜乎不幸的在當年馬英九「六三三失敗團隊」的「牽拖」之下,連勝文被國際聞名的台大外科醫生兼葉克膜權威狠狠打趴在地翻滾,趴了四年到最近才又重現江湖;現在國民黨的形勢與2014年的形勢相比應更形惡劣險峻,黨的裂痕更大加深,馬英九在惡名昭彰中還是不甘寂寞繼續大力在撕裂國民黨,所以蔣萬安的帥氣與優雅能否彌合國民黨日漸撕裂的傷口,真的令人非常懷疑,如果蔣萬安不幸像連勝文一樣被狠狠的打趴在地上翻滾,那要重新再站起來就會比連勝文困難千百倍,因為蔣萬安所背負蔣家的十字架比連勝文背負連家的十字架要重上千百倍,連震東只在擔任接收大員時搞了很多不明來源的巨大財富,巨大到富可敵國,惟連震東沒殺過台灣人;但蔣介石父子在台灣殺的人就難以計數了,在蔣介石一聲令下單是「二二八大屠殺案」就有十幾萬人自戶口名簿上消失,其他「槍斃可也!」「本案應改為死刑」的「小案」就不知有多少了!他那個犬子蔣經國就更是「殺無赦」的,據基督將軍亦是蔣介石結拜兄弟之一的馮玉祥的傳記中提到「在抗戰時期蔣經國統制的特務多達百萬以上」,可惜這百萬以上特務只會到處殺人放火、濫殺無辜、結黨營私、謀財害命,最後一百多萬特務在國共內戰中竟然鬥輸周恩來與陳賡所領導的十幾萬特務;蔣經國的特務狗腿子鬥不過日本人或中共,但鬥自己人則很高段,竟連為蔣經國生下雙胞胎的章亞若女士也沒放過,害章孝嚴(現改性蔣)章孝慈兄弟未滿周歲就變成孤兒(所以我曾在本專欄寫乙篇「蔣萬安也是白色恐怖的受害人」),由此就可知蔣介石蔣經國的暴虐無道、殘民以逞了。

雖然蔣孝嚴和章孝慈兄弟自幼與外婆及舅舅生活在新竹民間,蔣萬安也沒受惠到多少蔣家的「恩庇恃寵」或遺蔭福澤,但身為蔣介石蔣經國後代多少會有遺傳一些令人難過的基因,或利用權勢胡作非為的習慣,所以蔣萬安還是留在國會多為人民跑腿以效犬馬之勞,至於掌大權的行政首長還是慢慢循序漸進,若一下子就執掌大到可以杯葛中央政府的首都市長大權,比較讓人戒慎恐懼;若要幹行政首長以磨練培養行政能力與經驗,則可從一些較小縣如連江縣、澎湖縣開始磨練幹起,蓋台北市資源太多,縱使蔣萬安能做到清廉自持,但他絕對很難防阻國民黨蔣幫遺孽貪腐成性「能撈就撈、能混就混、能騙就騙」的惡性本質;其實連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都無法防阻國民黨人這種劣根性,更何況蔣萬安還要依靠他們的鼎力相助才能登上市長寶座,在蔣幫遺孽還沒被自然淘汰殆盡之前,蔣萬安就一直在國會養望,反正蔣萬安現在選立法委員就易如反掌折枝也如桌上取柑一樣輕鬆簡單,再幹個三四屆立法委員大概就可幹到副院長甚至院長了,屆時蔣萬安不管選首都市長或總統副總統或組閣都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之勢,就如毛澤東寫的「把酒酹滔滔、心朝逐浪高」;現在蔣萬安就是真的選得上首都市長,在黨內貪婪的虎豹成群環視下要想幹好市長工作其實真的很不容易,從馬英九、郝龍斌都沒得幹好首都市長工作而留下千古臭名來看,那蔣家在台灣政壇的臭名掃地就要多加一人了。

當然蔣萬安選市長也沒像選立委那麼簡單輕鬆,民進黨的陳時中和柯文哲栽培的接班人黃珊珊都有很豐富的行政經驗,黃珊珊是現任副市長,市政嫻熟度是所有可能參選人難望其項背的,她處理政務四平八穩條理井然談起市政又頭頭是道,此乃因其在幹副市長之前已有二十年市議員經驗,而且問政非常認真絕不像韓國瑜幹三屆立法委員都混得很兇(韓國瑜自己承認的),這也是當前所有想競逐首都市長者無人能媲美的;另一位民進黨可能提名人陳時中是現任行政院衛福部長兼中央一級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台灣自2019年初開始強力防疫「非洲豬瘟」到2020年初迄今的「武漢肺炎」都在陳時中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防疫成績都名列世界各國前茅,國人滿意度調查都在80%以上、一度還高達98%以上,這種行政成績讓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都引以為傲與有榮焉,日韓兩國網民都要他們政府向陳時中學習,讓台灣人民產生非常大的光榮感;陳時中和黃珊珊一樣都是講話條理分明做事則四平八穩,絕不嬉皮笑臉,只會說「高雄發大財」的空話,這兩人對危機處理都是沒日沒夜的宵幹劬勞有守有為全力負責,所以都是甚佳的首都市長人選,這是蔣萬安所缺少的行政經驗,何況蔣萬安還有前述蔣家的十字架和國民黨非常貪婪惡質的黨國文化,這文化製造產生非常巨量的不公不義黨產,若蔣萬安真的選上首都市長,那這些尚未處理妥當的轉型正義可能又要回歸到不正義的原點,這也是很讓國人非常不放心的,所以希望蔣萬安還是為貫徹台灣的公平正義留在國會再多養望幾年,也學毛澤東說的「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即時新聞: